2018年1月18日 星期四

如何閱讀一本書



從第一頁開始是錯的!要快速累積知識先學會正確閱讀一本書的 4 個步驟。


有人說書海無涯,但是一旦身陷回不去了。世界上的好書有那麼多,該怎麼讀才能快速閱讀,又吸去當中的精隨呢?

教我們如何閱讀的書很多,我自己看過印象最深,受到影響最大的一本書,就是《如何閱讀一本書》(How to Read a Book)。



這本書的作者有兩位。最早的版本是艾德勒(Mortimer J. Adler)寫的。艾德勒在美國學界和出版界都是個傳奇性的人物。早年因為想當記者,所以輟學去報社打工,後來為了改善寫作,去上大學的夜間部課程,最後成為一代學者,還主編過一些經典叢書。

今天我們讀到的這本書的增訂版,增加了另一位作者查理.范多倫(CharlesVan Doren)。范多倫不但出自書香門第,本來還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一位明星教授,後來因為參加電視益智節目太受歡迎,接受主辦單位喂題作弊,被學校解聘,轉而被艾德勒找去一起工作,並一起大幅修編增寫了《如何閱讀一本書》。
這本書應該是每個閱讀的人都該讀的一本書。內容很豐富,種種有關閱讀的觀念和方法,層層邏輯推演,不厭其煩地細部說明,只能自己去讀,我沒法一一說明。

但這裡可以光就其中“閱讀方法”的部份,歸納出我認為的幾個重點,給沒有讀這本書的人當參考。

《如何閱讀一本書》談到了四個層次的閱讀方法:“基礎閱讀”、“檢視閱讀”、“分析閱讀”、“主題閱讀”。

這本書特彆強調這是四種閱讀層次。因為層次是每一個上層都包含了底下的層次。所以“檢視閱讀”包含了“基礎閱讀”的層次;“分析閱讀”包含了“檢視閱讀”和“基礎閱讀”的層次;“主題閱讀”又包含了前頭三個層次。

基礎閱讀:
相當於識字階段的閱讀,指的是怎麼解決對文字的起碼理解能力,因此一般都是在小學階段就學會的。但是不要因而小看這個層次的閱讀法,因為即使是成年人還是不時會回頭用到這種閱讀法。譬如看到陌生的外國文字的時候,就需要。

檢視閱讀:
在一定時間內,快速掌握一本書大意的閱讀。比較像是前面我們談到的“觀其大略”的方法。不利用這種閱讀法的人,拿到書連目錄都不看就一頭栽進去,往往在一些不值得那麼用力閱讀的書上浪費太多時間。

分析閱讀:
深入了解作者的意圖,掌握全書的大綱,並懂得找出作者使用的關鍵字與他進行溝通。比較像是我們前面談到的“熟讀精思”的方法。換句話說,就是怎麼把一些值得投入無限時間閱讀的書,儘可能地細嚼慢咽。

主題閱讀:
也可以稱作比較閱讀。針對一個主題,同時閱讀好幾本書,就不同作者之間的意見進行比對與辯證。或者,倒過來,能在許多不同的書籍之間讀出一個它們彼此相關聯的主題,儘管這個主題或許並不是每一本書里都提到。


這裡頭,“檢視閱讀”和“分析閱讀”可能是我們在中學階段最常用到的。

“檢視閱讀”之重要,就是在和一本書相遇的時候,如何有辦法以最經濟有效的速度來了解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。

“分析閱讀”之重要,則在於如果讀者真正覺得一本書重要,如何可以真正讀到把這本書完全吸收,“一直讀到這本書成為他自己為止”。

歸納作者認為的“分析閱讀”的重點如下:

1.要儘快知道自己手裡拿的到底是哪一類的書,尤其如果是非小說類的話。作者說,這件事情的重要,就好像你進了教室總要先知道這是上地理課還是數學課。

2.要能夠透視一本書的架構。所以要能夠以列出大綱的方式掌握住全書的內容。

3.找出作者在這本書里使用的關鍵辭彙,掌握他使用這些辭彙的準確意義,和他達成共識(come to the terms),掃除他有意或無意利用這些辭彙所造成的迷霧。

4.判斷作者寫這本書的宗旨,並且能公正地評斷,表達自己的同意或反對。



來源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注意: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。